繁体版 简体版
桑书网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三十七章,有限元

“一列油罐车。”

“又一列油罐车。”

“还是一列油罐车,看罐子形制,这一列不是原油,是成品油。”

代表团的列车还是特快专列,比普通客运列车快,比货运列车更快。列车过了伊尔库茨克、过乌兰乌德,快要进入中国境内时,唐华在沿途时不时可看见停在路边小站的货运列车被超车,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油罐车。

总会计师:“这上面拉的不是石油,都是外汇呢。”

唐华、钱三强:……

“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就是现在的感觉。

1953年,中国全年生产石油63.6万吨。进口石油、成品油合计105万吨。这还是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国家想尽一切办法搞代用节省节省石油消耗,才每年进口一百万吨石油。

虽然内燃机车现在已经很成熟了、苏联也有成熟的生产线,但在两万多公里的铁路线上跑的全是蒸汽火车头。汽车极少,公交车大部分用的不是汽油柴油而是煤气,背上都带个鼓囊囊的煤气包。

1954年,石油进口量应该还是在百万吨出头的水平,从1955年起,随着一五计划冲刺以及156项工程成批验收,石油消耗量怎么压都压不住了。历史上1955年石油进口量升至160万吨,1960年达到300万吨,然后才开始逐步回缩。

用外汇买机器买设备,买一些高难度零件,以前打仗用外汇买武器,唐华觉得都是有必要的。但石油这个东西……他买回来就是为了烧掉的啊,今年买一百多万吨,烧掉了,明年还要买一百多万吨,还是烧掉。

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在外汇紧巴巴的年代,资源缺乏真是太不舒服了。

现在中国“贫油国”的帽子还没摘掉,只有几个小型油田在开采,其中还有人造油——油矿炼油这种超高成本的获取石油方式。玉门油田1953年产石油42万吨,其中液态石油开采20万吨,油矿产油22万吨。玉门最疯狂的一年是1958年,当年产石油140万吨,其中液态石油开采24万吨,其他116万吨全是油矿产油。

……

“张爵,计算机所软件组需要一队人,大概七八个人吧,把这些论文里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并存储起来。简单的录入工作,不需要高级程序员,但是操作者得有工科基础。”

唐华拿出的是一堆论文和资料。主要是李四光和黄汲清的。

“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华夏构造域、扬子-羌塘构造域、西藏-缅甸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中朝构造域/中朝地台、塔里木构造域、阿尔泰-兴安带……唐部长,这些构造域的数值精度要有多高?”

唐华预估了一下现在这些论文里对中华大地构造的划分精度,好像也没多高。“你们按照论文里面所提及的数字,尽量全数输入进去就行。这些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详细有的粗略,粗略的论文数值精度本来就不高,我们就不要裁减精度了。”

“你们两人负责的是地质构造格局,其中这篇最新的报告是最准确的。稍久一些的论文报告如果和这篇报告所提的看法有冲突的,以最新的报告数据为准。”

唐华手中拿的是今年1月李四光发表的《从大地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远景》的报告。

1953年1月到6月,李四光在江西抚州勘探铀矿,之后又一鼓作气把江西全境的地质勘探了一遍。这就补全了他以往提出的模型最后一部分关键数据。

新华夏构造体系,又称新华夏系。

李四光把我国东部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巨型多字型构造体系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型表明我国东部由一系列大型隆起带和沉降带构成,伴有扭、张断裂。在最新的这个报告里,李四光将东部划分为三个隆起带和三个沉降带。

第一隆起带指台湾、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第一沉降带指黄海、东海、南海及陆棚区。

第二隆起带从张广才岭、长白山、辽东半岛,往南至胶东半岛、东南的武夷山脉。第二沉降带是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渤海。李四光53年1~6月,主要就是搞清楚了第二隆起带从胶东半岛到武夷山脉之间的地质数据。

第三隆起带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到湘西黔东。第三沉降带主要是鄂尔多斯和四川两个盆地。

这个划分方法虽然简单粗暴,但有趣的是油气资源刚好都是在三个沉降带里最为集中。第一沉降带现在已经勘探出来有不少海上油气田,第二沉降带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第三沉降带的两个盆地有乌央乌央的天然气储藏。

……

在计算机所x小组实验室,唐华看到了tc54。去苏联之前唐华已经看见了机柜,过去这近两个月的时间,老列带着超算小组在北京把系统调试完毕,可以使用了。

但是tc54没有送往蛟河50中心——tc53在那边用得好好的。

除了看见第一台可操作的tc54,唐华还看见了第二台正在组装的tc54。

从tc50到tc53,每代超算都只生产一台。tc54也是限量版,但破天荒第一次产量高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