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桑书网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六十三章,不如把加勒比海变成地中海

唐华离开海南岛不久,海军核动力办公室主任于笑虹和太原874厂的工程师也坐上船,垂头丧气地离开榆林。

这是鱼-3重型反潜/反舰两用鱼雷的首次无制导深水航行测试,874厂一共带了三枚样雷来海南,三枚都失败了。

12月29日,第一枚样雷打出去,以-20度向水下钻,大约钻到180米深的时候,动力系统失效,鱼雷的自控系统感应到故障,启动紧急上浮程序,过了几分钟,鱼雷和一个橘红色气囊浮起在海面,直升机和猎潜艇上去,捞走鱼雷。

第一枚的失败是要找原因的,但不是现在。测试组继续测试接下来的两枚鱼雷。

第二枚样雷是62年1月1日,元旦那天做的试射。依旧是-20度直插水下,这回猎潜艇的声呐显示鱼雷从0米到350米一直在有动力航行,超过450米后……就熄火了。不但热动力主机熄火了,紧急上浮程序还特么没有启动。

1月1日下午到1月7日,测试组的工作:捞鱼雷。

主动声呐ping,ping地花了六天时间,可算是找到了失落的二号雷。

2号雷捞起来保存,回去分析故障,接下来测试组要试试三号雷。

1月9日,三号雷发射。发射之后的前70秒,鱼雷以-20度向下潜。从70秒开始急转弯,90多秒变成+20度向上航行,直对着在海域监视试验场的猎潜艇而来。

猎潜艇的指战员紧张得大呼小叫,三号雷“刷”地在猎潜艇旁边200米钻出了水面,掀起巨大的白色水花。

虽然三号雷测试又失败了,但是不用打捞鱼雷,也还可以吧……不用才怪。

以45节航速钻上来的三号雷先是腾空,然后摔回水面,再然后,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沉了。

1月9日至1月15日,测试组的工作:捞鱼雷。

“丢人呀,丢人。”874厂厂长杨汉说,“我们这个鱼雷,在实验室测试好好的,一到海里就不行。”

于笑虹:“初次试验,失败在所难免。三条样雷你们要赶快开始分析,做出改进调整,然后尽快进行第二轮试验。”

杨汉:“是。我回到太原就把测试组搬到榆林,以后测试样雷在海南就地检查故障原因,不回山西。”

于笑虹:“鱼-3是个好鱼雷啊,设计底子很好,45节10公里/30节20多公里,搞出来了比美国那个mk37强不少。你们要有紧迫感,但也不要焦虑急躁,越急有时候事情越办不好。”

……

北京。

“从抗美援朝后期起,我们构建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第一目的并不是为了减少联合指挥中心的人员,而是更有效率地指挥战斗和实施军事行动……”

唐华对着幻灯片讲解。现在,苏联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代表团在总参谋部做“技术交流”。

伊万·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元帅这次来总参,是想了解总参和国防部现在使用的联合指挥中心所用的技术和设备,回头在苏军总参谋部来一套。

苏军总参谋部现在就有计算机系统,但我军现在的联合指挥中心是从1951年开始,边建边改,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逐步形成的系统,设备技术水平肯定最高,关键是系统设置是反复实践过的,从粟峪到彭总都表示很好用。

唐华先简要介绍了抗美援朝和台湾战役时是怎么因陋就简地攒出了一套初步自动化的指挥系统,在1955年辽东半岛演习时,这套攒出来的系统正式制式化、定型。

从1957年起,自动化指挥系统升级到第二代,在国防部构建三军联合指挥中心。

巴格拉米杨:“我听说1959年到1960年,你们进行西藏平叛战斗和对印自卫反击战的时候,除了在北京的联合指挥中心,在成都还建立了一个指挥分中心?”

唐华:“在成都建立的是西南司令部。这是一个与联合指挥中心高速互联的区域性指挥中心,主要用于处理西南方向的战情、汇总上报联合指挥中心。在指挥层级方面,西南司令部在战区辖区内具有临机决断的权力。”

粟峪把西南司令部和联合指挥中心的信息流、指挥流用箭头表示出来,又说了1959和1960年的战斗中,他和邓帅的分工。

巴格拉米杨和粟峪聊了很久,一开始是聊平叛战斗和自卫反击战,接着就聊到了抗美援朝和台湾战役。

“苏联方面,情况与你们有一些不同,”巴格拉米杨说,“苏军自己的联合指挥中心,当然地,将会和你们的系统差不太多。但是苏联总参谋部希望建立一个协调华约东欧六国的指挥或者协调层级;如果可能的话,与苏联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的国家军队,也建立另一个更大范围的军事协调层级。”

唐华:“您的意思是说,建立华约国家联合战情司令部?”

……

总参的会议室里,巴格拉米杨对着苏联地图,简要勾勒出了苏联总参谋部想要构建的最高指挥体系。

苏联2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是第一层。

东欧华约国家的军队、苏联在东欧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