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桑书网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八十章,一个新闻记者离开香港

“七枚分弹头均顺利抛射。1号弹头偏离靶心530米,2号弹头偏离靶心390米,3号弹头偏离靶心660米,4号弹头偏离靶心1120米,5号弹头偏离靶心520米,6号弹头偏离靶心……23240米,7号弹头偏离靶心630米。”

七枚分弹头,有6枚的落点精度是大致正常的,就是6号弹头……不用问,肯定这枚弹头出毛病了。

分导式多弹头试射之后两天,命中情况整理完毕,七个弹头的仪器舱以及“巴士”——分导抛射系统都找到了,正从新疆往回运。

“6号弹头及分导抛射系统是此次试射故障的关键,6号弹头的仪器舱及弹头本体、抛射系统送回北京后尽早展开故障分析,争取下一次测试完全成功。”

唐华回复这封导弹实验基地的电邮之后,又把邮件转发给了钱学森那边。

过一会儿,钱学森直接打电话过来了。

“明年1月的一箭三星发射,技术和这次多弹头试射是相通的,要不要稍稍推后一下长三捆一箭三星的发射,等东风-3的故障原因查明?”

唐华:“现在是11月2号,东风-3的故障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查明,之后如果有什么技术缺陷,做调整做改进都是来得及的。这次东风-3的故障是单个弹头的故障,除了6号弹头的偏差很离谱,其余六枚弹头的落点正常,所以大的技术方向不会有问题。”

钱学森:“那就密切关注故障调查结果吧。哦,今年最后两个月有4次航天发射,密度很大,我下周可能就去天津全程监督了。”

唐华:“长三捆第二次发射、长征-3号发射红外遥感卫星和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还有什么?”

“还有一枚长征-2号啊,850公斤的电子侦察卫星。”

唐华:“我都差点把长征-2这小不点给忘记了。”

……

长三捆——长征-3k4第一次发射,往太空打了一个海洋雷达探测卫星。第二次发射还是一个海洋雷达探测卫星,但是能源系统修改了,除了原先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外,还插入一台钱三强他们试制的核电池。

按输出功率算,核电池无法支持星载雷达全功率扫描,而是作为太阳能-蓄电池系统的补充能源来用。

卫星有太阳照射的时间占55%,没太阳照射的时间占45%,卫星有太阳晒的时候给蓄电池充电,在阴暗面靠蓄电池。问题就在于充的电不完全够用,如果蓄电池和核电池共同向雷达供电,情况就会好得多。

红外遥感卫星是气象卫星的补充,同时也是农业估产卫星——唐华在苏联画的那张大饼——的验证星。农业估产卫星也是用被动红外成像,但是扫描的光谱更广、精度更高,地面站对红外图像的分析软件更强。

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验证航天器返回技术。

因为唐华跳过了回收胶卷舱的照相侦察卫星,所以至今为止,中国还没发射过返回式卫星。但过几年就要搞载人航天了,航天器返回技术总得过一次。

……

古巴导弹危机化解一个星期了,世界各国的舆论渐渐平息下来,中国这边对美国最后关头没有下令热战表示赞赏,难得地夸了肯尼迪一句。

这次中程导弹引发的美苏对峙,最后的结局苏联实质上没亏,面子上有点亏。

说实际利益的话,赫鲁晓夫原打算以古巴导弹为筹码兑掉英美法在西柏林的驻军,但是没兑掉。没获得本来想获得的利益,是没赚到,而不是亏。

虽然没赚到西柏林,但是赚到了美国承诺不入侵古巴,这也算是个苍蝇肉吧。

土耳其的导弹就当是美国确定了以核潜艇替代陆基导弹,1961年就打算撤出土耳其,不在此次的交换兑子范围内。

面子上有点亏是真的,毕竟全世界都看见美国大西洋上一百多艘军舰把古巴围了个水泄不通,苏联船队被美国拦下来,潜艇也被逼上水面。

莫斯科。

“美国的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我们已经确认至少有8艘服役,而且这种潜艇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

“这种潜艇在黑海或波罗的海巡航时,发射的导弹可以覆盖苏联西部的大部分主要城市,土耳其的中程导弹虽然即将撤走,但我们遭受近距离和打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尽量就事论事,不把话题扯得太开。

话题扯开了,说“我们现在能远洋作战的舰艇太少,以至于前阵子古巴导弹事件中亏惨了”,那赫鲁晓夫脸上又挂不住了。

赫鲁晓夫听到这里,打断戈尔什科夫的话:“就是说,那种装了很多直升机的军舰,必须要建造几艘,对吗?”

戈尔什科夫:“是的,1123型直升机巡洋舰,一共可以搭载14架卡-25直升机,紧急情况下可以临时搭载24架,本舰还装了舰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有足够的自卫能力。”

赫鲁晓夫:“那就快造吧。对了,你们

这种直升机,它飞在天上能打到潜艇吗?”

“直升机悬停在海面就可以把声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