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桑书网 > 军事 > 回到民国当小编 > 第110章,神舟飞船首发

太原航天发射中心。1964年1月29日。

“唐华,你这个飞船,有点太夸张了。比东方号大,比苏联正在设计的联盟号也大。”

钱学森和唐华在发射中心外,远处的一号发射塔,长征-3k4f运载火箭已经准备就绪。

长征-3k4f的火箭部分和长征-3k4没有区别。长征-3k4从1962年6月到现在发射了3次,它的兄弟长征-4k4发射了两次,全都成功。这枚大火箭在研制的时候遭受了一些波折,但拐回正确的路线之后可靠性很高。

所以中国的载人飞船就确定采用长征-3k4为基础了,f表示这是飞船专用的运载火箭。

助推器、第一级、第二级和长征-3k4外观一样,再往上就是载荷部分,与长征-3k4就有区别了。整流罩稍微肥一些,里面是神舟一号载人飞船的第一个样船。

在整流罩上面,还有东西,就像一支红缨枪直指天空,这是载人飞船必配的东西——逃逸塔。

逃逸塔里的东西主要就是四台短时间工作的火箭发动机和一些燃料,飞船-运载火箭在发射的初期如果出了故障,只要不是五秒内爆炸,逃逸塔就可以立即点火,同时飞船和坏掉了的火箭解脱,逃逸塔把飞船带走,然后飞船找个地方开伞降落。

因为逃逸塔的存在,神舟一号的质量当然就不能照着长征-3k4的最大近地轨道运力来设计了,不过本来也不需要做得这么大,毕竟这东西在未来就是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人员交通工具。

唐华自己也特别欣赏发射塔上组装好的长征-3k4+神舟一号,看来看去都看不够。听钱学森这么感慨,也说了一句:

“就算是一步到位了。把仪器设备从服务舱里挪出来,做成单独的轨道舱,航天员可以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进出,单间变一室一厅,做宇宙观测、科学实验或者别的什么都很方便。”

钱学森:“那这个轨道舱,在未来我们有空间站之后,岂不是累赘了?那时候的飞船就是个通勤工具而已。”

唐华:“也不是,到那个时候,飞船本身是不需要做科学实验了,但是轨道舱可以作为货运搭载区域,发射一次飞船,往空间站运人为主,也顺便运送一些物资。不过物资的消耗速率很高,到时候我们还需要设计制造专门的货运飞船。”

……

神舟飞船。

比原历史位面提前了多少年?

计算提前了多少年意义不大。中国1999年才发射载人飞船本来就是各种场外因素决定的。在80年代初中国就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搞出神舟这样的飞船,只是没钱。

至于现在,也不能“倒打一耙”,说联盟号飞船抄袭了神舟飞船。因为联盟的雏形——a-b-v绕月复合体方案,是在1963年初提出的。

不但如此,科罗廖夫老哥去年在电视会议上,还曾拿出他手绘的绕月复合体草图给唐华和钱学森看。

唐华也很明确地告诉科罗廖夫,你这个方案太棒了,我决定跳过上升计划,直接冲三舱制大号载人飞船。

然后科罗廖夫就在电视那头嘟哝“还是你们的火箭个头大,质子火箭计划看来得加速了”。

……

长征-3k4f在发射塔加注完燃料,一切准备就绪,是晚上6时30分。电视台派来的摄制组早就架好了设备,长征-3k4f的发射过程要向全国观众直播。

不仅在国内直播,电视信号是上传亚太通信卫星转播的,在整个亚太地区都能接收到信号。其中朝鲜和北越的电视台是肯定会播放节目的,日本、韩国、菲律宾也有能收信号的地面站设备,只是电视台估计是不会播放。

钱学森:“从今年起,我们每年的航天发射次数,可以从10~12次增加到18~20次,差不多是苏联的一半、美国的三分之一。其实载人飞船的无人样船发射频率,也可以加快一些。我现在一想到1968年,我们的航天员才乘坐自己的飞船上太空,就心痒得跟有小猫在挠似的。”

唐华:“64、65年卫星发射的任务挺重,‘军事星’星座、北斗导航卫星、农业估产的正式型号星、……主要是载人飞船必须得用最大号的火箭发射,这个级别的火箭我们一年也就生产四五枚。”

钱学森:“可别忘了长5、长6这两个项目也快出来了。一个是超大火箭、一个是大火箭。”

唐华:“那能不能顺序稍微变换一下,长6先给弄出来,它大部分场合能替换长3捆和长4捆,但是比这两‘捆’便宜。”

钱学森:“设计的时候长5、长6是同步进行的,但是生产制造本来就是长6先行,长6箭体制造的绝大部分技术是现有的,长5就有不少缺项要补。”

长征-5和长征-6都是用nk-15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火箭。长征-5是个直径7米的大变态,第一级9台nk-15发动机,不带助推器,用来发射第二代和第三代空间站。

长征-6平平无奇,直径4.2

米,第一级4台nk-15,基本型不带助推器,近地轨道运送能力也到了10吨往上,结构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