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桑书网 > 军事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211章 军规

校场,李洪依然站在点兵台上,身后则站着蓝玉和跟过来的李景隆和朱棣。

其实姚广孝这个满脑子都是在想怎么搞事的野心家自然也是想来的,但是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几次出言试探,李洪全然当做没有听懂。

因此只得留下,跟着另外两人围着那纺车转悠。

而现在点兵台上站着的这个阵容,还真就有些奇怪。

蓝玉虽与朱棣熟识,但历史上的蓝玉,其实是铁杆的朱标派系,朱标即将迎娶的太子妃常氏乃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在未来却又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可以说现在二人虽然还不认识,但是历史上两人几乎是抵足同眠的交情。

所以说,在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最先要拿蓝玉开刀,只因为朱元璋看好的储君,乃是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

明朝的继承法,乃是朱元璋所制定,名叫《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中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即皇位传承不得“弃嫡立庶”。

而原本的正派储君太子朱标,先后纳有两位太子妃,第一任太子妃乃是常氏,乃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吕氏原本只是侧妃,只可惜洪武十年时,常氏生朱允熥难产而死,而后吕氏这才扶正,从侧妃变为名正言顺的太子妃。

且早在常氏难产而死之前,原本的皇长孙,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早就无故死亡。

在随着朱雄英和太子妃常氏相继死亡后,这皇长孙的位置,突然就敏感了起来。

论年岁,论出身,在朱雄英这个最名正言顺的嫡长孙死亡的情况下,由当时的太子妃生出的嫡次孙朱允熥毫无疑问便应该第一顺位继承人,而当时的吕氏不过是侧妃,其生出的朱允炆只能算是庶长子。

可问题就在于,身为正妃的常氏在生朱允熥时难产而死,而侧室吕氏则被扶正成为太子妃,如此一来,朱允炆便瞬间拥有了半个嫡子的身份。

这样一来,无法以皇明祖训来判断谁嫡谁长,这份决断便只能交由朱元璋来决定。

好在当时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岁数都太小,而朱元璋身体硬朗,朱标正值壮年,因此当时并未直接确立下二人谁嫡谁蔗。

可谁也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原本的太子朱标突然因病而亡,英年早逝,且因朱元璋喜爱朱标至极,乃至于爱屋及乌。

竟未打算将皇位传给朱标死后自己的其他皇子,而是想要直接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子孙,因此这便逼得朱元璋不得不在朱允熥和朱允炆之间选出一个为立为皇长孙

这最终朱元璋的选择似乎便是只有半个嫡子身份的朱允炆,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大半还是因为朱允熥的生母常氏乃是常遇春的长女,背靠淮西武将集团,军中势力太大。

而这也就成了蓝玉的死因,他不但属于当时武将集团的中流砥柱,更是和常遇春的小舅子。

天然的其便会更加亲近为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而朱元璋为了能保证朱允炆能顺利登上皇位,自然是要替其扫平障碍,这便造成了朱元璋最先拿蓝玉开刀的情况。

可以说蓝玉是有些冤枉的,无妄之灾落到了自己头上。

但不管怎么说,此刻的蓝玉可以预见,未来还是会绑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将集团上,同时朱元璋也已经下令朱标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长女结婚,一切仿佛都在朝着历史中的轨迹发展。

只是现在谁也说不准,未来蓝玉的结局,究竟会是怎么样的!

但不管怎么说,此刻的蓝玉可以预见,未来还是会绑定到常遇春的淮西武将集团上,同时朱元璋也已经下令朱标明年就要和常遇春的长女结婚,一切仿佛都在朝着历史中的轨迹发展。

只是现在谁也说不准,未来蓝玉的结局,究竟会是怎么样的!

当然,现在无论是李洪,还是蓝玉自己都不可能考虑十几年后的事情,此时所有人都在看着下方的将士们操练。

下方士卒们依然是泾渭分明,虽然新兵老兵都已经打混了,六千人混编成六个千人队。

那些新人们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衣服,看起来似乎和老兵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一眼望去,即便是忽略掉老兵明显强壮的身板,依旧能分清楚谁是新来的,谁是已经在这里训练了两个月的老兵。

很多简单,不自觉散发出来的精气神和眼神就能看出来分别。

甚至于,在这六千人中,李洪还能分辨出那三千老兵中,和他上战场剿过匪的那一千人在那里!

兵卒,见没见过血,同样也是一种极大的差别。

即便是那些匪贼,李洪第一次在清源县剿灭的那群匪寇,和在攻城文水县时碰到那些贼寇便是天差地别的难度。

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就是文水县的贼寇,都是已经当时在太原府劫掠强杀不知多久的老贼,虽然同样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但是杀人,其实就是最好的训练!

此时这些新兵们已经在军营里呆了两天了,一开始的程序,便和李洪练兵时一样,先养好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